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

  气一元论认为,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。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,都由气构成,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。

 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,万物皆由气化生,故称气为“元气”。如《公羊传解诂·隐公元年》:“元者,气也。无形以起,有形以分,造起天地,天地之始也。”西汉董仲舒指出“元者,为万物之本”《春秋繁露·重政》。东汉王充发展和深化了元气论,认为“万物之生,皆禀元气”《论衡·言毒》说明元气为天地万物的本原。

  《庄子·至乐》:“气变而有形,形变而有生。”故曰“通天下一气耳”《庄子·知北游》。气一元论经历最初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,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一种自然观,在古代哲学中占据主要地位。

  天地精气化生为人。人与万物同源于气,但人类与宇宙中的他物不同,不仅有生命,还有精神活动,是由“精气”,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。如《管子·内业》记载:“人之生也,天出其精,地出其形,合此以为人。”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烦气为虫,精气为人。”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,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这一基本观点出发,认为气也是生命的本原,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。《灵枢·天年》说:“人之始生,何气筑为基,何立而为楯……以母为基,以父为楯。”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之精气,谓之“先天之气”。气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说:“五气入鼻,藏于心肺,上使五色修明,音声能彰。五味入口,藏于肠胃,味有所藏,以养五气,气和而生,津液相成,神乃自生。”天食人以五气,地食人以五味,设或人体一刻无气、七日绝谷,则生命危殆。